曾 芳
第64届戛纳电影节如约拉开了序幕,作为最养眼也最吊人胃口的重头戏——明星走红地毯秀,一如既往地获得众多关注。尤其是开幕式上的红地毯秀,每一届都有很多亮点和噱头。这一次也不例外。中国影星范冰冰当天身着一身“仙鹤装”惊艳出场。这是继去年“龙袍”造型之后又一件展示东方文化元素的礼服。礼服以中国红为底,九只形态各异、展翅引吭的仙鹤飞舞缭绕,间缀有梅兰竹菊四君子绣纹。
70个工人历时四个月完成的一件鹤舞九天红裙,在中国掀起了一阵争议。在中国文化中,仙鹤象征长寿和富贵,被成为“一品鸟”。“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龙是炎黄子孙的赤子情怀,鹤是高洁飘逸的象征。国内各媒体纷纷打出范冰冰“仙鹤装”展示中国美诸如此类的标题,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沪江网法语论坛上,一篇名为《中法文化大撞车!范爷“仙鹤装”是好是坏?》的文章对这套礼服的文化意义提出非议。文章指出,与中国文化中长寿富贵的寓意正好相反,在法国文化中,仙鹤被视为恶鸟,象征愚蠢和淫荡。在法语俗语中,“grue”这个词除了指鹤这种动物之外,还有“蠢人、荡妇、娼妓”的意思。这篇文章由此激起了网友和媒体的热议和关注。
一些媒体关于“范冰冰穿仙鹤装闹笑话”、“仙鹤装成法国人笑柄 弄巧成拙丢华人脸”等等之类的报道席卷而来。经过搜索,法国媒体和英语国家媒体对此没有任何报道。只在一家专门关注明星时尚的法语网站上,有一篇小文章讨论范冰冰的仙鹤装,并把它与去年在戛纳亮相的“龙袍装”做对比,文章说“龙袍”偏中式,而仙鹤装更像一种日式风格。并在网站发起网友投票,哪套礼服更好,并没有提及仙鹤在法国文化中的象征。
选择仙鹤来展示中华文化的立场是好的,是带有美好而深刻的寓意的。从法国文化的角度来说,这可能不是最合适的选择。但把这样一个事件上升到有关国人脸面的问题上来,我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其实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危机心理,对自己文化身份的一种深深的焦虑,一种对中国文化充满无比信心或者说自恋,同时又无比卑微的心理。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同一个东西在不同的文化中代表的含义千差万别。以龙为例,龙在中国是尊贵、权力、神秘的象征,西方则认为龙是一种邪恶的势力。但中国龙的象征意义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不陌生且被逐渐接受。如果法国人表达这样的困惑,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沟通交流,那正是一个与他者达到交流的绝妙机会。
有评论说,戛纳电影节可以作为中国文化输出很好的平台,华语电影、电影人、华人演员在电影节的参展、亮相本身就是一种宣传。的确如此,所以对于我们而言,用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多元文化价值,从而实现交流,而不是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驱动下,在臆想的跨文化传播的焦虑中失去对自我文化和他者文化的正确认知。
仅仅是一件礼服,在我看来其实真的不需要承载那么多的含义、担负起那么沉重的议题。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就存在于差异之中,在相互认知、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消释文化间的冲突和碰撞,这也正是交流的意义所在。 |